2021年上海理工大学
“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动力学的影响”学术研讨会
为了交流气候变化背景下海洋生态系统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发展动态,促进我校与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决定举办“2021年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动力学的影响”学术研讨会。会议将以近海生态系统(如东海生态系统)为对象,深入探讨气候变化导致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和生态系统的响应和反馈机制,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欢迎届时参加。
一、会议时间
2021年1月13日
二、会议地点
军工路334号 澳门十大娱乐平台正规一楼会议室
三、组织委员会
原三领 樊 伟 蒋科技 周 进 杨胜龙 沈盎绿 赵佃立
四、会务组成员
陆秋君 段西超 樊亚莉 张 伏 石永闯 王 娟 杨 进
联系方式:杨金根13939732402; Email: yangjg1221@163.com
本会议特别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气候变化影响下海洋浮游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NO. 11671260)与气候变化对东海鱼类种群动力学的影响(No. 12071293))的支持。
主办单位:澳门十大娱乐平台正规
协办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2021年1月12日
会议安排表
2021年1月13日,澳门十大娱乐平台正规,一楼会议室 | |||
8:40--9:00 | 主持人 | 主题 | |
原三领 | 开幕式、合影 | ||
时 间 | 主持人 | 报告人 | 报告题目 |
9:00--9:30 | 樊 伟 | 蒋科技 (东海所) | 智慧渔业探索与应用实例的思考 |
9:30-10:00 | 周 进 (东海所) | 长江河口生境改变对重要生物资源的影响 | |
10:00-10:10 | 会间休息 | ||
10:10--10:40 | 蒋科技 | 杨胜龙 (东海所) | 基于LSTM深度学习船舶分类 |
10:40--11:10 | 沈盎绿 (上海海洋大学) | Oscillation of growth and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in the bloom-forming dinoflagellates 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evidence from field and laboratory | |
11:10--11:40 | 石永闯 (东海所) | 数据缺乏的渔业资源评估方法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
11:40--14:00 | 休 息 | ||
14:00--14:30 | 段西超 | 李长稳 | 远洋渔场环境DNA分子检测的分析与应用 |
14:30--15:00 | 张 涵 | 基于渔船轨迹数据的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船捕捞行为空间分析 | |
15:00--15:30 | 余 冉 | 三沙湾大黄鱼养殖衍生有机物在不同水动力环境下的扩散模拟 | |
15:30--15:40 | 会间休息 | ||
15:40--16:00 | 杨金根 | 高书飞 | 藻类的振荡:考虑两阶段磷酸盐吸收动力学 |
16:00--16:20 | 李 帅 | 河流鱼类疾病传播动力学的建模与分析 | |
16:20--16:40 | 赵胜男 | 一类带有营养循环的随机营养-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的进化适应动力学 |
专家简介
樊伟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现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渔业遥感与信息技术实验室主任,兼任上海海洋大学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遥感等空间信息技术的渔业应用研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及省部级奖励2项。是农业农村部科研杰出人才及创新团队“渔业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创新团队”的负责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遥感技术及数字渔业创新团队的首席科学家。
蒋科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生物技术在水生生物繁育、养殖、品质控制,生态适应与环境互作,渔业资源养护与增殖中的应用研究,涉及功能基因对种质、行为的决定与生态调控作用等。200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生物学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获遗传学博士学位。2013年-2014年在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从事基因编辑技术与生物行为调控合作研究。曾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4项、国际合作课题3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3项;参编专著1部;累计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0项,其中以第一发明人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1项;获得省部级奖励4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奖2项;上海市专利管理工程师。
周进 博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渔业生态环境实验室副主任。现任中国生态学会海洋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多毛类动物研究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百名科技英才培育计划”首批入选人员。主要从事海洋底栖生态学、海洋生物多样性和海洋建设工程资源与环境效应等方面研究,近年来在中国沿海多毛类动物物种多样性以及海水养殖、海上风电工程建设环境效应减缓与修复等领域开展了部分创新性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面上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农业农村部财政专项等科研任务20余项,第1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第1申请人授权各类专利7项,荣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全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优秀监测成果三等奖各1次。
沈盎绿 博士,副教授。2004年进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工作,2007年取得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资格,2016年至2017年日本名古屋大学国家公派访学主修海洋赤潮水色遥感,2018年11月起在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任职。主要研究从事浮游生物对河口海岸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和环境影响评价以及渔业资源专题调查与评价等工作。工作至今作为主要参与人员和出海首席负责多项海洋工程项目对渔业资源生态环境调查工作并主持和参与多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多项。发表论文90余篇(SCI 10余篇),专著1部,授权专利5项。承担《环境评价与规划》和《水域生态学》课程的教学任务。拟承担富营养化防治、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等相关专业实践的培养任务。
杨胜龙 博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百名科技英才培育计划人选,上海海洋大学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远洋渔场海洋环境特征计算和分析、远洋鱼类栖息环境研究和中心渔场预报模型构建。主持国家自然基金、上海自然基金、上海科委科创行动子课题和基本业务费等项目6项,参加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863”计划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共20项。第一作者发表SCI/EI和中文核心论文论文40余篇,著作2本,授权国家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3项。多次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奖、中国水产学会范蠡科学技术奖和上海海洋科学进步奖。